一)前言:當時台灣的基督教會環境--以台語為主

基督教傳入台灣,為時已久。荷蘭人於1624年佔據台灣後,宣教士即跟隨來台,干治士(George Candidius)和尤羅伯(Robert Gunius),分別前後在1624~1643年間來台傳布福音,在新港,麻豆,安平一帶,一面傳道,一面又設立學校。但鄭成功1661年登台將荷蘭人驅 逐之後,宣教工作則一度停頓而終止。一直到1865年,才有英國長老會派宣教士馬雅各醫師來台在台南設教佈道。1872年加拿大長老會亦差派宣教士馬偕博 士,在北部淡水展開福音事工,又設立學校醫院等,發展甚為迅速。1965年(民國54年)長老會慶祝設教百週年,至此皆是台語的事工。

(二)浸信會加入台灣基督教會圈—以國語為主
  
  1948年(民國37年)6月楊美齋牧師來台考察,即在新生南路馬隸聲弟兄家 中,每週三晚上七點半開始的家庭聚會,不久,楊牧師返回大陸上海預備舉家來台。馬隸聲弟兄係1948年春,當上海崇德女中校長徐松石牧師率領華東基督教參 觀宣道團十餘人,道經台北,於中山南路國語禮拜堂佈道時決志信主,並於二月八日受浸,當次的浸禮是台灣教會史破天荒的第一次浸禮(當次接受浸禮者有八 位)。馬弟兄夫婦熱心愛主,家庭聚會從未中斷,誠如亞該亞初結的果子司提反一家,專以服事聖徒為念。這個家庭聚會也成為浸信會在台灣發展的啟萌點。

  明俊德宣教士來台後租得中山北路二段53號住宅,於12月26日晚上開始第一次浸信會主日崇拜,當日到會者有四十餘人。楊美齋牧師自上海參加全 國浸聯會後於隔年(1949年/民國38年)2月2日攜眷來台(楊牧師係浸會來台第一位中國籍之牧師),在馬隸聲弟兄協助下,積極籌備聚會場所。蒙神引導 租妥仁愛路二段25巷會址(即現浸信會傳播中心位址),並擇定四月十日正式舉行開堂禮拜,名為【中華基督教浸信會】,自此開始早晚崇拜,隨後禱告會,主日 學,唱詩班,助道會亦相繼成立。當年八月二十八日下午三點舉行成立教會感恩禮拜,選出首屆執事會,並聘請楊美齋牧師為該會首任牧師,有47位會友,此乃台 灣浸信會史上的新紀元,是浸信會在台第一間浸信會,1954年(民國43年)新堂落成奉獻(現八德路一段11號位址),為紀念前在仁愛路開創期的工作,特 定名為「浸信會仁愛堂」。

  8月28日仁愛堂成立後,9月明俊德教士和張佩信弟兄(張弟兄於1952年進入浸信會神學院成為第一屆神學生,1955年畢業後先至台中浸信會 牧會,後於1958年轉至浸信會仁愛堂牧會,曾任聯會主席,總幹事)至新竹,於孟沈素箴姊妹家中開始教會工作,也同時在新店展開傳福音事工。1950年 (民國39年)有五位美南浸信會單身女宣教士自大陸輾轉來台,加入宣教行列,她們是伯瑞德教士(Miss Cliffore Barratt),康樂教士(Miss Marit Conner),陸愛蓮教士(Miss Lola Lawton),李夏蘭教士(Miss Ola Lea),魏蓮美教士(Miss Thelma Williams)。至1951年(民國40年)已有十位女宣教士,但僅有一位男宣教士關樹華牧師(Dr. Oswald J.Quick)。從1948~1954年(民國37-43年)共有34位宣教士(其中含八對夫婦)從大陸來台。1954年(民國53年)起,開始有宣教 士自美奉差遣來台灣宣教。每位來台宣教士(含早期前往中國大陸)至退休返美平均來華(台)宣教期間為四十年。

  1950年(民國39年)10月伯瑞德與陸愛蓮兩位單身女宣教士和一位谷姓弟兄前往高雄,開始浸會在南台灣的福音事工,1951年(民國40年)2月8日台灣第二間浸信會「高雄浸信會」在雄市中正三路102號現址成立。

(三)從點到面的發展
  
   浸信會在台迄今已逾五十年,前十五年以工作階段區分,1948年(民國37年)夏至1949年(民國38年)春為預備期,只有家庭聚會。1949年(民 國38年)春至1952年(民國41年)夏,為點的發展期。在這短短幾年間,已在台北,高雄,基隆,新竹,台中,嘉義,台南等西部七大城市,相繼開始工 作,並且成立教會。1952年(民國41年)秋季起,為面的發展期。各教會開始擴伸拓植佈道所,並且擴展到東部去。1961年(民國50年)起各教會佈道 所更向成長自給和發展的路邁進。

(四)台語事工的發起

  浸信會的台語工作始於1954年(民國43年)7月,第一次的台語崇拜在廈門街浸信會舉行,1957年(民國46年)2月於羅斯福路三段成立台 語佈道所,隔年成立浸信會在台第一間台語浸信會「慕義堂」由鄭大和擔任牧師。馬頌平牧師夫婦(Richard E. Morris)係美南浸信會差派來第一位台語宣教士,他們在1958年(民國47年)抵台,可見當時差會也相當看重浸信會的台語福音事工。浸會中以台語為 崇拜語言之教會,最多時曾將近有二十間,但由於長期缺乏一套共用的台語文訓練教材,這包括多數者讀聖經時,皆直接使用中文和合譯本讀出台語,因此在浸會中 「讀講台語」係各憑本事。浸會教會所使用的詩本「閩南語頌主新歌」係從國語版頌主新歌翻譯而來,但其台語譯文事實上也未合乎本地方言口音,而且甚多詩歌幾 未翻譯成台語文,都造成在崇拜中語音不一現象。

由於「頌主詩歌」已出版使用三十多年,「浸信會出版社(國際)有限公司」有感於當今時代教會的需要,經過數年的編譯後於去年正式推出新詩本,名為 「世紀頌讚」,期待有心者正視台語福音工場的需要,儘速翻譯正確之台語文的「世紀頌讚」,以符合浸信會對台灣本土宣教之異象.目前使用純台語文崇拜之教會 已剩無幾。

(五)客語事工之始末
  
  1958年(民國47年)由國內傳道部開始苗栗客語工作,爾後成立苗栗浸信會,戴義勳牧師是首位浸會客語教會牧師。南部宣教士亦甚早就開始在屏東美濃有客語福音事工。但由於長期以來浸會會友或有搬遷,都是講國語的,而客語工作又不易展開,也因此轉型為國語事工。
  
(六)原住民事工的興起

  浸信會原住民福音事工早在1951年(民國40年)起陸愛蓮宣教士、王守信師母及楊喣牧師就在高雄縣六龜、茂林一帶向原住民同胞傳福 音,1951年(民國40年)成立六龜浸信會,1961年(民國50年)拓展茂林佈道所。但原住民福音工作並未展開。直至1982年(民國71年)陳忠喜 牧師(原住民阿美族,當年自浸信會神學院畢業)應聘至懷恩堂,在周聯華牧師的鼓勵下籌組「原住民團契」。因看見有愈來愈多的原住民進入都市,也為關懷台灣 少數民族的福音需要,因此在1985年(民國74年)懷恩堂假新莊新樹路成立懷恩堂新樹分堂,會眾以原住民為對象。由於人數增長快速,隔年即成立教會。由 於陳牧師具有向原住民同胞傳福音建立原住民教會的強烈負擔,也獲得母會懷恩堂的支持暨聯會國內傳道部的關懷,迄今浸信會原住民教會全省已有16間。

(七)浸信會在台十五年(1948~1963)情況
  
  從工場的分佈看,浸信會在台事工發展初期,即1948年(民國37年) 至1963年(民國52年),這十五年是浸會在台的快速擴展期,共建立了85間教會及佈道所,大台北區有36間,基隆區有7間,新竹區有5間,台中區有 13間,台南區6間,高屏區有14間,東部則有4間,會友人數突破一萬人。

(浸信會真光堂網站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urelight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